中文字幕免费视频_自拍偷拍中文字幕_九九热精品视频_国产日韩电影_www.五月天婷婷_91视频中文

中医学基础汇总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17 11:23: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学基础汇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医学基础汇总

第1篇

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处处捕捉、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通过“辐射发散式”图表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联想,交汇及盘活所学的零星知识。此类的图表旨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及掌握中医知识。较实用于中医学诊断章节的运用。如在病因一节“气”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气”的运动出入失去协调平衡的“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时,授课时可以“气”为中心,通过辐射发散式的图表盘活所学的气病的分类,并继续辐射式的将各种气之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及异同融会贯通。

2边框式图表:信息量大,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西医院校的学生以西医为主要专业,在接触中医学课程之前,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西医学的理论,在其头脑中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因此在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总是将来自外界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进行比较。调查发现也证明临床学生在学习与西医学有较大反差的中医学时,理解和接受有较大困难[4]。中医专业理论晦涩难懂,在授课中既要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完整性、突出中医学特色;又要多用西医知识来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较多理论性知识教授中,使用边框式图表教,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让学生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输入与建构,同时也是抛砖引玉,培养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尤其是在中医学中医内科疾病章节的教课过程中,通过边框式图表教学,可以尝试通过中西医疾病的对比,通过西医的知识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应用,运用于临床,并取得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西医院校的同学在进入临床工作以后可能并不会去开中药处方,但却可以开出中成药处方,在这时候,合理的辨证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对一个临床医师提高临床诊疗疗效具有早期教育和灌输的作用。

3看图填空式图表:参与性强,增加互动,学以致用

由于图表给人以形象、生动、直观、简明的印象,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相对比较感兴趣。看图填空式图表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理论更加具有操作性和趣味性,加强记忆和临床运用。尤其是在中医学针灸章节及耳穴中的学习和运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黑板上绘画出耳穴的分布,根据教师的要求合理配穴,并在选择的耳穴上进行标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耳穴及其他穴位分布位置,还加强了学生临床实践的简单配伍原则,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兴趣,推广了中医学的可操作性,无创性及安全性的知识普及,使临床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对中医特色诊疗的理念培养和多门交叉学科的相辅相成作用具有更深刻的认识。

4汇总选择式图表:归纳总结,,去伪存真

国家培养战略情报人员时,十分注重信息识别能力的培养。每一个学生其实也都是自己知识构建的小小情报员。萧伯纳说:“要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学生一旦对知识有了错误的建构,要比不理解更难纠正。“汇总选择式”图表,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知识的内容,去伪存真。尤其是在一些知识点比较多比较集中的中医学内容方面,如中药及方剂章节,使用汇总选择式的图表更加有利于变繁为简,增强学生对医学内容的记忆性,通过图表的归纳,将同一类的方剂的中药组成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在同一类方剂中的相同中药出现的比例高低,从而使学生对中药属性的再次温习和了解,找出差异和不同,去伪存真。

第2篇

关键词:教材;人参;中药;功效

由于教学上的需要,最近我们阅读了高鹏翔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教材《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并参阅了一些相关的中医药教材和书籍,发现这本教材关于人参功效的表述与传统公认的功效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功效。在此,我们特提出来供大家一起讨论,并探讨中药功效认定的一些原则。

关于人参的功效,不同版本的中医药教材和书籍表述如下:

高鹏翔主编的第八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益气固脱、大补元气、益气活血、益气摄血、益气促脾、益气补肺、益气生津、益气安神” [1]。

郑守曾主编的第五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2]

凌一揆主编的第一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供中医.中药.针灸医学类专业用.上海科技出版社):“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盵3]

高学编的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范化教材《中药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4]。

江苏新医学院主编的《中药大辞典》(上海科技出版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5]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增智” [6]。

纵观以上不同版本的中医药学教材、词典及药典中对人参功效的描述,我们发现高鹏翔主编的《中医学》对人参功效的描述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是认同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固脱、补脾肺、生津养血、安神增智”等功效,但语言表述明显不同;二是新增加了“益气活血、益气摄血”两个功能。

对于高鹏翔主编的《中医学》中所出现的这些差异,我们查阅了历代的有关文献和当代著名的中药典籍,并参考中药功效认定所应该遵循的普遍原则,我们认为是不妥当的,非常值得商讨。

首先,新增加的“益气活血、益气摄血”两个功能,缺乏历代文献、临床疗效以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的支持。把间接功效当作直接功效,违背了人参功效认定业界所达成的普遍共识。

《神农本草经》是公认的最早的本草学专著,成书于汉代,至今已两千年左右。它反映了秦汉时期最高的药学成就。秦汉时期可以说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奠定中医药理论体系基础的两部巨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即成书于此时期?!渡衽┍静菥防锶瞬喂πУ募窃匚骸爸鞑刮逶?、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其对人参功效的叙述没有“益气活血、益气摄血”这一类提法或相关内容。一千多年后的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举世公认的又一部本草学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16世纪的百科全书。关于人参的功效,它没有专门的论述,但在“主治”一栏中写到:“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治疗女子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产后诸症”。在此,李时珍认同了《神农本草经》上关于人参功效的描述,并没有提出新的功效,仅仅在人参的主治范围上作了进一步界定与拓展。

在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是现代中药研究的经典之作,它们汇总了前人及当代中药研究的成果。关于人参的功效,最新版本的《药典》(2010版)以及《中药大辞典》的记载已如前所述?!度胁菀┗惚唷返募窃匚安蛊?、固脱、生津、安神、增智?!盵7]这些记载与《药典》和《中药大辞典》基本一致。亦没有提及“活血摄血”等功效。

高鹏翔主编的《中医学》给人参增加的“益气活血、益气摄血”这两个功效,我们考虑其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编写者个人的用药经验及体会;另一个是把人参的间接作用(或间接功效)当作了人参的功效。中医认为,气具有“推动、固摄”等作用。在气与血的关系上,气可以推动血的运行,并统摄血于脉中而不溢出于脉外。气虚时,即可能出现瘀血、出血等情况。此时,用人参补气,便可以起到推动血液运行和固摄血液不外溢的间接作用。这里人参的“活血、摄血”作用,只是补气的间接效果,而非其直接作用。根据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关于中药功效认定与论述的原则:间接功效一般不列入“功效”项内[8]。所以,根据功效认定业界所达成的共识,“益气活血、益气摄血”这项功能不应列入人参功效一栏里面。

其次,人参功效的表述上违背了中药功效认定和表述所应该遵循的“用语力求规范,直接功效和间接功效泾渭分明”等原则。

高鹏翔主编的《中医学》在人参功效的认定和论述上,除了“大补元气”之外,还在其它功效之前加上“益气”二字,把人参功效描述为“益气固脱、大补元气、益气活血、益气摄血、益气促脾、益气补肺、益气生津、益气安神”?!耙嫫北揪褪侨瞬喂πе唬创蟛乖?。从文字上分析,连续在多个功效前缀加“益气”二字,是指这些功能与“益气”功能分不开,两者有因果关系;这样的“因果关系”会使人误认为“健脾、补肺、安神、生津”这些功效是“益气”的结果,是人参的间接功效,并不是人参的直接功效。

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认为中药功效的认定与论述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功效认定应药物的临床疗效为基??;二是功效认定时应充分考虑到方药配伍的情况;三是功效不宜与应用相混淆;四是功效表述上应力求直接功效与间接功效泾渭分明,间接功效尽可能不列入“功效”项目之内;同时表述语言应力求规范[8]。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高鹏翔主编的《中医学》将人参功效描述为 “益气固脱、大补元气、益气活血、益气摄血、益气健脾、益气补肺、益气生津、益气安神”的表述是不妥当的。

教材,亦即教科书,是供教学用的核心教学材料。这些教学材料一般不是原始研究成果,而是对某学科现有的知识、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较少作出新的探索或提出一家之言。教科书在材料的筛选、概念的解释、不同观点或学派的介绍以及学科知识的综合归纳、分析论证和结论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全面、系统、准确的特征。一些有争议的或者纯属一家之言的见解、意见,不应该列入教材的内容。作为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的《中医学》,我们建议人参的功效应该参照《药典》等当代中药的经典著作,表述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增智。”

参考文献:

[1] 高鹏翔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学[M].第八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2~183.

[2] 郑守曾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教材中医学[M].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7~208.

[3] 凌一揆主编,颜正华副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M].第一版. 上海:上??蒲Ъ际醭霭嫔纾?984:209~210.

[4] 高学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M].第二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24~425.

[5]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蒲Ъ际醭霭嫔纾?979:32~33.

[6] 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第一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

第3篇

【关键词】中医原创思维 临床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针灸推拿学院针普10、针院针英09及针灸康复10、运动10学习《中医妇科学》的本科学生206名,随机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其中实验班110名,对照班96名。两班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班

运用中医原创思维,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与设计原则编撰符合中医知识及技能特点的学习材料。具体措施如下:

1.2.1.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其次,创新性原则,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在遵循中医认知规律与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第三,整体性原则,教学设计应当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挖掘知识的纵横体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重视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最后,学生主体原则,教学设计应当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发现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习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2.1.2教学设计的实现

(1)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当体现以下几点:①教学目标要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②教学目标要细化、可行,大的目标是小的目标的累积;③把握全局,分步实施,逐渐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应当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教学目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①能代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典型病例;②病例与中医知识的描述要符合中医形象思维的认识特点;③要运用中医经典认识来诠释某一疾病,从中医经典的角度去建构知识;④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3)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学各环节之间要具有连贯性,逻辑性,必须是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设计病案分析、问题解决等环节;②应当处理好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映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4)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及探讨活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更加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体验,使教学更加生动。自由度较高的探讨活动能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增加知识面。

1.2.1.3教学内容的选择

病案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典型性、过程性和分析性。应做到以下方面:①完整性标准,只有全面掌握病案资料才能进行辩证论治,因此,病案的四诊资料要全面;②典型性标准,病案应以某种典型疾病为主,同时可兼有其他疾病,在症型上应以某一症型为典型表现,同时可兼有其他症型;③实践性标准,选择案例时应以临床实际为标准,选择临床多发并来归属症型;④难易标准:病案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当以所教授的疾病为准,同时可掺杂其他症型;⑤症型跨度标准,应以发病时间为线索,选择能够说明疾病演变规律的症型,如果没有以发病时间为线索的病案,则可用具备典型症型的病案即可;⑥病案搜集途径,医院是接触各类疾病最多的地方,也是搜集病案的主要途径,不少古代医案也详细记载了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过程,选择这些病案也能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1.2.1.4教学方案的设计

(1)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入手,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其与所学疾病的病理知识、生理知识相结合,能使学生强化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把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巩固所学知识。(2)应当在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疾病的病因,病机,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1.2.1.5教学步骤的实施

(1)教师介绍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本次课所要涉及到的基本知识,讲解疾病定义,区分容易与该疾病混淆的疾病,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认识。(2)问题汇总,将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汇总;(3)学习知识点,以学生自学为主,带着具体问题去学习教材知识,初步提出对疾病的解决方案;(4)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汇报做出点评,由教师对其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尤其要注意知识的深度挖掘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5)构建知识网络:学习结束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1.2.2对照组 采用《中医妇科学》教材节选的学习材料。

两组均进行3次材料学习,每次4个学时,每周一次。

1.3效果评估

用考卷的形式进行评估,测试题包括理解记忆题,分析题,归纳题,知识迁移题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题5种,总分100分。并询问实验班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态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分析,组间差异以P

2结果

实验班的平均课堂成绩为78.23±9.24分,对照班的平均课堂成绩为46.25±11.44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中医原创思维的内涵

中医原创思维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具有东方文化特色,是中国灿烂文化的创造性成果,它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医学的思维模式。西方医学以“还原论”为基本方法,而中医学则以“整体论”为根本方法,“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是中医学思维模式与哲学观的主要内涵,也是中医原创的思维模式,具有理论上的原创性。

3.2新教学模式应当注意的几点

①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要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病案;②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教学之初,应当使教学模式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注意学生的接受性;③重视理论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活动的重点,但也会使一些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忽略总结和归纳知识,导致基础不牢。

3.3教学评价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与对照班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肯定中医原创思维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邢玉瑞.关于中医原创思维方法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01):8-11.

[2]王琦.“象数-形神-气”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06):1604-1606.

第4篇

【摘要】创立中医体检新体系,包括中医健康(体质)体检和中医医疗(四诊)体检两大系统,其主要依据为中医体质学及中医证素辨证学,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客观化、数字化、精确化诊断以辅助预防、临床和康复等医疗保健行为。

【关键词】中医体检;健康体检;医疗体检;体质;证素;中医软件

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单位、体检中心开始设立中医体检项目以迎合人们日益提高的健康保健需求。但目前国内外尚无“中医体检”的明确概念,更无标准。某些医院虽然设立中医体检科室,但其体检方法仍为中医医生诊断处方,本质上仍为中医门诊。

目前各级医疗单位、个人诊所、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会所、康复中心及疗养院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缺乏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预防与康复治疗的实用指导工具。所以,创立中医体检新体系势在必行。

1 中医体检概念

中医体检是在充分体现自身“治未病”、“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基础上,实现客观化、数字化、精确化诊断以辅助预防、临床和康复等医疗保健行为。

中医体检包括中医健康(体质)体检和中医医疗(四诊)体检两大系统。

中医健康(体质)体检是在中医体质学理论指导下,判断体质类型及定制相应调体保健方案的体检方式。其适用人群为:1、未病-健康人群;2、欲病-亚健康/高危人群/康复人群;3、已?。疾∪巳骸?/p>

中医医疗(四诊)体检是在中医证素辨证学理论指导下,通过中医四诊判断症候类型确定“证型”并结合病症推荐常用中药、方剂、食疗、药膳、经络、腧穴等养生保健参考的体检方式。其适用人群为:1、欲?。墙】担呶H巳海蹈慈巳海?、已?。疾∪巳骸?/p>

2 中医健康(体质)体检理论依据

健康体检是以健康为中心的身体检查。为了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针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体检,称为“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疾病和影响健康危险因素。疾病是在损害性因素下发生内部调节机制紊乱的异常生命活动。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可以对抗和抵制其异?;疃苊獬鱿种⒆词钡耐纯?。

中医健康体检的依据是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3月26日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编号ZYYXH/T 157-2009)。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中医体质学者经过近30年的研究,根据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体质进行了分类,并制定了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1]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中医健康体检的目的是判断体质类型,进而为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3 中医医疗(四诊)体检理论依据

以主诉和伴随症状为中心、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称之为“医疗体检”。

健康体检为受检者提供检查结果的客观描述和健康隐患的提示,对疾病的进一步检查属于诊治疾病的医疗体检范畴。

中医医疗体检的依据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的《证素辨证学》中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及《证素诊断标准》。

证素[2],即辨证的基本要素。它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证,古为,《中华大字典》载“”的含义有:告、验、证、谏、则、候、质、病,共八项。在中医辨证学中就是指证候。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如素质犹本质,素性犹本性;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证与素合为一词――证素,就是证的基本要素,即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内容。证素一词,言简而意赅,体现了辨证的实质意义,证素就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证素主要可分为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病位主要有心、肺、脾、肝、肾等,病性主要有气血阴阳虚、痰饮水湿、气滞血瘀食积等,总计53项。例如证素为“肝”、“肾”、“阴虚”,则确定的证名即为“肝肾阴虚证”。

中医辨证的思维规律是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以症为据、从症辨证,遵循中医学理论,进行整体综合评判,是中医辨证的原则。证素是构成证的基本要素,是辨证的核心。

中医医疗体检的目的是判断症候类型确定“证名”,进而为与之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4 中医体检软件设计

中医体检软件包含中医健康(体质)体检和中医医疗(四诊)体检两大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友好,汉字显示,操作简便。除病患基本资料输入需键盘操作外,主要使用鼠标点击选择即可。数据库设立完全遵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证候辨证素量表》及《证素诊断标准》,但数据及算法繁杂,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则更加简便、快捷。

5 中医体检步骤

5.1 核对身份及评估

5.1.1 核对病患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

5.1.2 了解病患有无特殊疾病史,询问症状及不适等。

5.1.3 评估中医体检方式。

5.2 中医健康(体质)体检

5.2.1中医体质检测以问卷形式要求被检者填写,首先行填写前问卷说明。

5.2.2病患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中医体质问卷。

5.3 数据处理

5.3.1 根据病患填写内容输入中医体质软件。

5.3.2 体质软件显示体检结论。

5.3.3 记录结论。

5.4 中医医疗(四诊)体检

5.4.1 如果病患有不适主诉及相关病症要求中医调理时,在明确自身体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行中医四诊检测。

5.4.2 作业人员根据个体病症特征发放不同问卷,由病患完成问卷填写,即问诊诊察。

5.4.3 作业人员将问卷内容输入软件,然后再根据软件提示对病患进一步详细诊察,完成望诊、闻诊、切诊诊察。

5.4.4 作业人员根据软件结论判断中医证型并记录结论。

5.5 体检结论汇总与说明

5.5.1 根据上述结论进行汇总,填写后打印。

5.5.2 向病患进行相关结论及调养方案的详细说明。

6 结语

中医体检要同现代医学体检一样,在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创立中医体检新体系,包括中医健康(体质)体检和中医医疗(四诊)体检两大系统,其主要依据为中医体质学及中医证素辨证学,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实现客观化、数字化、精确化诊断以辅助预防、临床和康复等医疗保健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琦主编.中医体质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

第5篇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边缘科学。而医学心理学则是一门将医学和心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探索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变化过程中的规律,从而发挥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的作用.中医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的思想内容,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1探讨中医学与医学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及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竞争更为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些都会产生社会、心理及体制代谢、免疫等因素所致的心理病症,慢性综合性疾病急剧增多,致使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一些威胁人类健康的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广泛地使用预防接种、杀菌灭虫和抗生素等,虽使许多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却造成很多慢性综合性几疾病.如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调查资料表明:门诊患者中的求诊原因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的高达65%—76%,其中35%的患者与情志反映有关,即使由于躯体不适而来就诊的患者中,也有15%与情志问题有关,疾病构成谱的这一极大改变,使现代医学科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难题,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而在这方面中医学却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学一直把人体作为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来认识,在这个有机整体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和功能是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体现出形神间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中医学的形神整体观:所谓的形神整体观,是这样来解释的,形是指有形物质、机体、肉体;神是指运动生命机能、精神、形神关系就是指物质与运动、机体与生命机能、肉体与精神的相互依赖关系.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其所著的《类经》中总结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可以看出形与神俱,相互联系、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是生命活动赖以正常进行的基础,这正是从中医角度谈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中医学对心理概念的表述

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1)心理活动过程指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则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和积极性等.这在中医学中都归属于神的范畴,据初步统计,仅在《内经》中有关神的论述就有150处之多,比较经典的如《灵枢·本神》的论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人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论述可以概括为是中医心理思想的纲领.在这里,《内经》将心理活动的神分为神、魂、魄、意、志、思、虑、智,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人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的表述.而对于人的情感活动,中医则主要以"五志"的概念来加以描述,并与脏腑功能活动联系起来,在《素问·阴阳脏象大论》中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至于与心理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腑,研究工作者尚未成定论.因为一方面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的明确论述,而对于另外一个重要器官一大脑与心理活动的关系,还未探讨清楚.在《素问·脉要精微大论》中有”头者精明之府"的论述.实际上,现代医学理论认为,心与大脑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心脏相当于一个动力泵,推动血液循环,为大脑提供物质基础,而同时心脏自身的功能活动也受到大脑的调节.在实验研究中,又有人通过对脑电图的长期观察分析,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优化耦合系数.心脏确实参加了脑的思维工作,而且心脑以最佳频率耦合的形式参加了思维.这就客观的证实了心脑耦合机制是人类意识思维活动最佳状态的重要条件,为心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2)人格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主要表现为人在对人、对事、对物等方面的态度、趋向等等。而体质主要指遗传禀赋、生理素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中医学中有很多篇文章讨论了人格问题,而且多结合人的体质进行,充分体现了形神一体的辩证观。但就其分类方法,笔者以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按阴阳多少分类。如在《灵枢·通天》中,有阴阳五态人的人格类型,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 阴阳平和之人五种。②按五行属性分类?!读槭唷ひ跹舳迦恕菲邪讶税次逍蟹掷?,然后以五音类比,再分五种亚型,于是共得出二十五种类型。正如张介宾所言此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人,而复各分左右上下,是于各形之中,而又悉其太少之义耳,总皆发明禀赋之异,而示人以变化之不同也?!独嗑冯r体型肥瘦分类。如《灵枢·逆顺肥瘦》篇将人分为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之人三型。而《灵枢·卫气失?!菲纸适莘治嘈汀⒅?、肉型三种。④按禀性勇怯分类。如《灵枢·论勇》篇将人分为勇士和怯士。

可见,中医学中对人格体质分类的论述,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把它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后,有了惊人的发现。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图是很重要的人格理论,它融合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和人格的内外向学说,集中体现在他的人格维度图中。中医学关于人格体质学说的内容主要在《灵枢·通天》和《灵枢·二十五种人》两篇中。我们把这两篇内容填写在爱克森的人格维度图中,结果发现有很大程度的吻合之处,而且二者关于心理特征的描述也非常接近。中医学将消极、沉静、向内的人格归为阴,将积极、活跃、向外的人格归为阳。在填写中我们会发现,阳形人的心理特征(以下括号外为维度图的描述语言,括号内为《内经》的描述语言),如乐观的、积极的(“志发在四野”),易于冲动的(“举措不顾是非”),多言善谈的(“虚说”、“好言大事”)等等全部都分布在以外倾维度为中心的领域。反之’阴形人的心理特征,安静的,沉默的(“安安然”、“纤纤然”),被动的(“善附人”),不善交际的(“洁洁然”),悲观的(“多忧”)等等全部都分布在以内倾维度为中心的领域。

由4上论述可以看出,中医学对心理活动及个性心理的描述与现代心理学有不谋而合之处,体现了中医特色,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心理与发病

3.1情志变化与发?。褐幸窖衔?情志活动与人的脏腑气血二者兼有密切联系,当脏腑气血功能活动失调时必然导致情志的异常。如在《灵枢·本神》五神脏的理论,即“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反之,情志活动的异常又会对脏腑气血构成影响而产生疾病。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痹凇端匚省ぞ偻绰邸分芯咛迕枋隽饲橹颈浠栽喔δ芑疃挠跋欤此降木牌÷?“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日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而现代精神神经免疫学也认为,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发挥作用,而是形成紧密的信息传递系统,相互调节,这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已经得到验证。如失望、悲观的情绪,作用于大脑海马状突起部分,能刺激人体的垂体-肾上腺-皮质网络,引起皮质醇类等多种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激素,因肾上腺受刺激而超量分泌。如果这种超量分泌过于频繁和时间过长,免疫能力就会下降,从而发生疾病。

另外临床工作者们也发现,某些慢性病人确有一些常见而有固定的心理变化特点。如肺结核病人常有很高兴的兴奋点或欣快的表现,心脏病人则有恐惧、焦虑、孤寂等不良的心理状态等等。

3.2社会因素与发病:现代心理学认为,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中医《内经》时代就有所认识,其中社会因素不仅包括社会地位和和生活条件变化,如《素问·疏五过论》中的“必问尝贵后贱,虽不重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恋,病有所并”、“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蹩为挛”等等,说明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常?;匾淦鹎橹颈浠?,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另外,社会因素还包括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如中医所倡导的“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4心理与诊断治疗与养生

4.1诊断:中医学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病理都有密切关系?;颊叩娜烁裉卣鞑煌?,因此人在生病时就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出各种心理状态,了解这些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就有利于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中医学在论述有关疾病症候时,体现了较为浓厚的中医心理诊断特色,提示医家在具体的望闻问切四诊中,要把握好心理诊断,将有利于分析病情,得出真确结论。

望诊,中医学认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故观察人的情志变化可以了解肾气的盛衰。闻诊,中医学中有“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的条文,说明声音可以反映心神病变。问诊,是心理学中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方法,在《内经》中就明确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切诊在心理诊断中也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心理的变化可以反映在脉象上,即“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之变也”。

4.2治疗:心理治疗,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治疗病人的心理障碍,达到缓解治愈疾病的目的,主要通过医生的言行情态等影响患者的情感、性格、举止,以改变患者的神情行为,从而使之恢复正常。在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心理治疗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催眠疗法、暗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厌恶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疏导心理疗法、精神支持疗法、患者中心疗法、森田疗法等等。然而,中医学中有关心理治疗的内容也是很多的,纵观《内经》及历代医家所论,按其作用特点的不同可归纳为以下6种方法。①顺意法:所谓顺意法,就是指顺心、满足患者的某些意愿以解决治病心理的一种疗法。《内经》指出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薄八胖??!泵鞔蒉以凇兑窖д分幸匀檠夷曛瘟莆赋觯骸靶肭樗既缫?,则可愈?!庇捎凇耙庥形此?,所求不得”是导致形神病变的常见原因,也是促使病症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顺从满足患者的某些意愿是调治这类身心疾病的求本之治,也是中医精神情志治疗学中的重要疗法。②消除心因法:所谓消除心因法,是指根据患者各自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以消除致病心因的精神情志疗法。意愿未遂也是众多境遇人事治病因素的一种,可用消除心因的顺志法进行解决。此法可归纳为两种:(1)释却心因法。是指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包括:语言、行为、药物等,使患者在有意无意间,自然的释脱致病的境遇人事因素。(2)语言疏导法。是指运用语言,对患者进行开通疏导,善诱说理,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精神情志活动而达到治愈或缓解病症的一类情志疗法?!读槭唷なΥ吩唬骸案嬷云浒?,语之以其善,导致以其两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东医宝鉴》曰:“欲治其疾,先调其心,以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一切妄念,一切不平…能如是,则药未到口,病已忘矣?!闭庑┎唤龈爬擞镅允璧挤ǖ幕竞澹也髁擞镅允璧嫉幕灸康?。③转移心意法:所谓转移心意法,是指医生借用某种方式和方法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消解或驱除病理性和精神剌激的一种精神情志疗法,它包括两种方法:(1)转移注意法:是指医生有意思的转移患者的病理性注意力,以消除或减弱这一相对稳定的情感刺激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情致疗法。(2)分心移情法:是指医生通过戏娱、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患者某种兴趣、爱好,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逸致,从而促进形神疾患康复的一种情志疗法。正如清代名医吴师机在《理论骈文》中所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雹芤馐玖品ǎ核揭馐痉ㄊ侵?,医生运用语言、行为等手段,采取含蓄间接的方法,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使患者无意汇总接受某种暗示,因此而获得疗效的方法,它包括两种方法:(1)语言示意;(2)借物示意。⑤以情胜情法:所谓以情胜情法是指,医生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意识诱发和激起患者某种新的、暂时性的剧烈情志反应,以抵消或抑制、解除患者原有的病理性的情感活动的疗法。它包括阴阳相胜疗法和五行相胜疗法。(1)阴阳相胜疗法: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人的情志活动可分为阴阳两极,顺人意愿者为阳,忤其需求者为阴;(2)五行相胜疗法:是指中医学认为情志之间有五行的属性,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的疗法。如朱丹溪治癫痫为例指出:“怒伤肝者,为痫为癫,以忧胜之,以恐解之?!贝四私徊椒⒄沽宋逍兄圃挤ā"藜で榉ǎ菏侵赣幸馐兜挠辗⒒颊咧で椋盟婕で槎鱿值那苛倚形从Γ跃勒透纳圃鹊牟±碜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的疗法。

4.3心理与养生:中医学关于心理养生反应为一种“防治并重,以防为主,形神俱养,以神为主的”整体辩证观。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此即强调了精神调养的重要性。对防病疗病养生均有特殊意义。

5结语

第6篇

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人们比较重视西医,我国中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促进中医的研究,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古代及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史。

【关键词】

中医外科学;发展史;研究

0 引言

中医外科学是组成中医学的重要部分,内容非常丰富,古代也有很多作品,根据官方统计,我国古代的外科学著作大约共有447部,这些作品中影响最大的共有26部,比如《外科心法》、《外科真诠》、《外科正宗》、《刘涓子鬼遗方》等。

1 我国古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在我国夏商时代已经有外科病症的记载,并且不同的病症之间有区分,如疾自、疾身、疾耳、疾足等。在《周礼?天官》有疡医、疾医、兽医、食医的划分。在我国医学史和世界医学史上关于医学分科最早的记载就是《周礼》中的分科记载。《五十二病方》是在1973年出土的,其中记载了创伤、感染、痔漏、冻伤、皮肤疾病等很多外科疾病,《云梦秦简》是在1975年出土的,其中记载了从战国晚期到秦代对疬疾也就是现代麻风病的认识。

《内经》在我国战国时期所著,它记载了很多外科学的理论知识,奠定了外科学的理论基础?!读槭?痈疽》中最早提出了采用截趾术治疗脱疽,其中并记载了遍布全身各部位的痈疽疮疖。汉代出现了名医华佗,他在我国历史上式非常有名的外科学家,他在进行剖腹术及死骨剔除术时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督鹭岩浴酚烧胖倬八?,其中记载了治疗寒疝、浸疮等的药方,比如现在外科急腹症的常用药方如大黄牡丹皮汤乌梅丸等都是出于此书。晋末时期外科专著的《刘涓子鬼遗方》,其中记载了采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疾病?!吨夂蟊讣狈健酚筛鸷樗?,其中记载了狗脑敷治疯狗咬伤、海藻治疗瘿病。

隋唐年间的《诸病源候论》由巢元方所著,其中第一次提出了人体的皮肤病与过敏体质相关?!肚Ы鸱健繁怀莆侵泄钤绲牧俅舶倏迫?,它是孙思邈的著作,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发展成果,对后世中医的发展影响很大,书中还记载了脏器疗法和饮食疗法等治疗方法?;辜窃亓擞么泄艿寄虻姆椒?。宋代的医学著作《太平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中提出了判断病症转归及预后可以以“五善七恶”的变化及脏腑功能的关系为依据。

到了明清时代,我国的中医已经发展成熟,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中医著作和学术流派。薛己的医学观念是“治病必求其本”,他的中医著作有《外科枢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疬疡机要》、《正体类要》等,并通过这些著作详细阐述了外科临床的整体观念。汪机的中医著作《外科理例》,他主张“治外必本诸内”的医学观念。薛己、汪机和薛己的这些著作中也贯穿了金元医家李东垣、刘河间等人治疗外科病的思想,这些中医外科病的治疗思想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具有很深的影响。其中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外科正宗》,他由陈实功所著,后世称“正宗派”。《外科正宗》中对各种病和治疗方法的记载十分详细,条理也十分清楚,这部中医著作以陈氏4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了当时的外科学术,为外科学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陈氏善于用腐蚀药和刀针进行手术,提倡把化脓的伤口切开,并且切口一定要足够大,位置宜下,如果腐肉不掉就把它切除,肉芽太长就将它剪掉;对脱疽的手术,主张先在患趾上方“拈线缠扎”,然后用“利刀顺节取患指(趾)”;并首先记载了糖尿病性脱疽“得于消渴病,发于足趾者,名曰脱疽”。凌云鹏认为陈氏的外科学术观点在明清时代独树一帜,重视开刀等外治,而不是以前盛行的内治,陈实功是继华佗之后的第二个主张外治的外科学家?!锻饪普凇返难跛枷朐谇宕质芡瞥?,当时十分盛行,并且当有医者学习外科时,先要阅读此书,当作入门。由于正宗派理论知识十分深厚,并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并对其进行创新,所以,它成为了中医外科学的核心学派。

《外科全生集》是王洪绪的著作,他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外科学家,并且在中医上有独特的见解,此书中记载了其祖父的中医秘方和他自己多年行医的临床经验,创立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形成了“全生派”,该学派将外科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划分成阴类和阳类,并对外科阴证的研究十分有深度。

高锦庭开创了“心得派”,他的代表著作为《疡科心得集》,在外科领域中引用了温病学说,促进了外科学术的长远发展。他借鉴温病三焦学说,将疮疡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别以火郁与气郁、风热与风温、湿火与湿热作为辨证论治的准则。他在治疗疽毒内陷、火毒炽盛型疮疡时应用温病卫气营血学说,提倡采用安宫?;仆?、犀角地黄汤、至宝丹等治疗疽毒内陷,至今用药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他在书中阐述的脑疽、发背的“三陷逆证”十分详细,并十分重视病症的鉴别诊断。在正宗派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了“心得派”“全生派”,并对“正宗派”起到了补充的作用。除了上述的中医学家和著作之外,明清时期还有一些其他的著名外科学家和论著,比如《霉疮秘录》是由陈司成所著的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独鞸骈文》由吴师机所著专门叙述药物的外治法,对清末以前的外治诸法进行了汇总。

2 我国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史

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研究结果。并且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很多现代科技技术和中医相互结合,应用到中医的治疗领域中。比如,中医中药在治疗烧伤中的应用,提高了我国烧伤的治疗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中医中药应用在周围血管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时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准则,这种治疗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制成药剂并结合中医的针灸和麻醉等治疗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了高位截肢的发生,并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除了上述的方面,中医在治疗痔瘘疾病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高位肛瘘的治疗难点已经由切开挂线法成功解决,这已经成为国内肛肠学家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并且此方法在国际上都非常著名。

3 结束语

我国的中医文化汇集了古代医者的智慧,我们要对其好好珍藏,并将其发扬光大。在现代医学背景下,要好好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汲取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我国中医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蒲Ъ际醭霭嫔纾?2002. 996-1049.

[2]郭修田.痔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4,24(9): 34-36.

[3] 顾宏平,唐汉钧.论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4, 4(17): 2230-2232.

第7篇

【关键词】痹证;中医辨证;针灸;药物治疗;针药结合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9-0014-02

痹证属于中医科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大多因受到外界风寒、冷气侵袭机体,造成经脉痹阻、气血不畅等。I临床上以四肢乏力、关节酸痛、病情反复为主。对于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界探讨的热点,尤其是针灸、中药在痹证治疗上应用较为广泛,也便于患者接受。近些年来,一些临床专家采用针药并用的方式治疗痹证,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及改善预后等。

1 针灸、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1.1 针灸对痹证的治疗作用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方式,由于痹证患者经脉阻隔、气血不畅,而针灸恰恰可以疏通经脉,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提升痛阈的敏感度,以此释放镇痛物质来完成。痹证因病因不同,配穴刺法也有所不同;因病情程度不同,针刺深浅也有所不同。对此需要辩证治疗。艾灸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通过艾炷燃烧产生的热渗透作用及艾叶燃烧时发热产生的光谱效应而发生作用。艾炷燃烧的能谱一般为近红外波段,它可以透过机体皮肤,也就是深层组织,提高各种有益分子活动的平均动能。由此,可以起到疏经活络、化瘀止痛的功效,尤其对治疗风寒湿痹的效果最为显著。

1.2 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中药在治疗痹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疑难疾病进行治疗或身体保健。中药治疗疾病的最大功效就是调节机体的平衡、扶正祛邪,让患者的身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我国中医学家大多认为对痹证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最显著、毒副作用最低,因此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青睐。在治疗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生如何针对患者的病症,应用合适的中药及剂量。痹证被魏品康教授归为“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对此,应切实抓住以上四点,合理选择药物。现在中药治疗痹证的处方、方法比较多,有专方,也有中成药。

1.3 两者单用的不足之处分析我国现在中医治疗痹证的方法,大多以单用为主,但在长期实践环节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单独应用针灸治痹,在治疗症状轻、病程短的痹证方面效果显著,并且不易复发。对于病程长、病症重的痹证患者而言,针灸可以起到短期的治疗效果,但比较容易复发,这是由于病重的患者病邪已经深入脏腑,而针灸疗法调节机体的脏腑功能由患者功能状态决定。因此,单独应用针灸治痹无法在短期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

中药治疗痹证的临床优势上文已经叙述,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掌握中药的不确定因素,这对临床医生、药剂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不可出现一点偏差。同时治疗周期长也是一大挑战,由于药液从吸收到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不坚持服药,就会前功尽弃,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2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作用

2.1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优势在中医治痹上,针灸疗法、药物疗法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在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单独应用的缺点之后,将其联合应用已经成为现今临床医学界寻找治疗方法突破的方向。临床发现,将这两者治疗方式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显著地缩短治疗痹证的疗程,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原因主要是这两种治疗方式发挥了协同作用,取长补短。针灸疗法可以直接作用到机体腧穴上,疏通病痛局部经络与气血,推动中药加速进入病患处,有导引的功效;另外一方面,针灸的优点是见效短,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从心理上缩短了病程。中药通过调整机体的脏腑阴阳、扶正祛邪及气血运行等方面,一步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祛除病邪,让患者的身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巩固治疗的效果。在治疗痹证过程中,医生在治疗初期以针灸疗法为主,在治疗中后期以中药为主,这样的辩证治疗可显示出中医治病的特色。

2.2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最新进展针灸加中药治疗痹证的独特疗效,现已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也有相关论文专门介绍针灸加中药治疗痹证的方法、效果,已经成为中医理论界探讨、研究的热点话题。张燕霞将痹证划分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寒热错杂、瘀血阻络等型,采取针刺、外洗及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214例患者,其中治愈100例,显效60例,好转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3.5%。张吉教授对痹证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细化,中药治疗划分为行痹的治疗、痛痹的治疗、着痹的治疗、三痹同治法、热痹的治疗;针灸治疗第一步:以壮督兴阳、扶正祛邪、祛风胜湿为法,第二步按病因辨证取穴法,第三步局部取穴或邻近取穴,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加速机体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缓解患者疼痛。

3 展望一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探讨中,针灸药结合治疗痹证所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解决了长期困扰患者的疼痛顽疾,相比于单独应用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中药治疗,其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该种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由此可以预期,针药并用治疗痹证的方法在理论上将会有着更多的突破,将科学化、系统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在治疗方法上,相信在众多中医学家的努力下,势必会有一个科学、有步骤的治疗方法,统一现在比较混乱的治疗方法;由于药物治疗中的川乌、草乌、附子等中药材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损伤,因此将来的中药成分中,将会减少该类影响机体健康的药材。从以上的论述中,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最大优点就是以调节阴阳、补益气血、散瘀通络为基础,祛风胜湿、散寒蠲痹为主导,并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宗旨。对于重症患者,则最好经过8个月左右时间的治疗,以期能恢复患者正常生活。

中医学博大精深,其治疗疾病的宝库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可以预料将来治疗痹证这类较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会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统一治疗标准仍需我们后来者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葛元靖.中医药治疗痹证的点滴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9(1):65—66.

[2]赵欲晓.浅谈《内经》中有关痹证的针灸治疗[J].针灸临床杂志,2009,18(11):178—179.

[3]方勇飞.戴裕光教授治疗痹证经验[J].中国中医急诊,2008,17(01):65—66.

[4]武峰,李宇欣.魏品康运用对药治疗痹证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89—90.

[5]雷正科,雷洪涛.娄多峰教授治痹病经验撷英[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2):112-113.

[6]田宁.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临床应用[C].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315—316.

[7]何卫国.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1(10):193—194.

[8]王晓丽.许彭龄治疗痹证经验[J].中医杂志,2007,12(7):133—134.

[9]张燕霞.基于文献的骨痹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263—264.

第8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35-02

The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Theory of TCM Teaching

SONG LIN, XIE Ning, LIU Hua-sheng,ZHEN YANG,ZHOU Yan-yan, Guan Hui-bo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Basic theory of TCM is the introduction to Basic Course in system of TCM. Freshmen generally agre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study Basic Theory of TCM.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is imminent to make students more interesting and effective learning. We tried to use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of PBL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had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We investigated that the experience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Basic Theory of TCM Teaching, 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o the ratio of PBL teaching, discussing problems, discussing form, and controlling the role of teacher.

Key words:Basic theory of TCMthe teaching method PBLteaching reform

PBL教学法简称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的,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法相比,PBL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而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都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PBL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sup】[1]【/sup】,最初是在一些西医院校试行,现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近年来PBL教学方法在中医教学课程中进行了初步尝试【sup】[2-6]【/sup】,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临床课程,甚至一些基础课程如《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温病学》等。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新生普遍认为接受本课程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更有效地学习,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试行了结合PBL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与同仁共勉。

1 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比例的确定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目的是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防治原则等问题,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基础课程。我们知道,在医学基础理论学习阶段PBL教学法提倡以问题为引导的自主性、讨论式学习,知识传授和理解往往没有课堂教学效率那么高;且容易影响到基础理论知识接受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遗漏一些内容或知识点。所以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授课即70%为课堂讲授时间,30%采用PBL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四基”内容讲清概念、详解重点、讲透难点,对刚步入大学的学生精讲基础理论部分而保证了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又能发挥PBL教学方法的优势,使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和深入领会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思维方法。

2 讨论问题的提出

运用PBL的核心是精心设计针对课程的问题,问题设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医学是临床实践的汇总,理论也是根源于临床,所以在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这样基础类的课程中是可以运用PBL教学方法,如本课程核心内容如中医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机等学说均与临床密切关联。讨论问题的设计,根据阶段教学内容及目标,选择分述于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的问题,设计时应注重思维方法的横向性引导及知识点、面的衔接,论述内容则涉及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临床案例等。如在PBL的课堂讨论中,我们从临床案例中反证中医理论,并且从中医临床疗效中增强对中医的信心,进一步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sup】[7]【/sup】。

3 同学讨论形式的确定

随机将学生分组,每组人数不易过多,每组8-10 人甚至更少,提前安排问题,使同学们在业余时间进行阅读教科书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预讨论。课堂讨论中轮流选择小组主持人,各组小组主持人代表阐述各组的观点和看法,本组和它组同学随时补充,其他学生可自由提问、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进而展开交流辩论,畅所欲言。最后让学生对各讨论组进行评定,分出优、良、中、差四种成绩。这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所有学生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学习效果。符合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实践者。

4 教师角色的掌握

PBL教学法中教师仅起组织和引导作用。首先是讨论问题的确定:在讨论前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选择相应的病案要求学生分析。其次是在课堂启发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有关问题的背景资料、思维方法、知识要点和研究进展等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讨论,但不做结论性发言,即抛砖引玉。第三点是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从中启发和引导,控制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的关系。最后是归纳总结:教师对各组的观点从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点评,详细分析有讨论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师也会针对这些问题查阅大量资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此外,建立科学评价考核系统是有效运用PBL教学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如教师应避免只用试卷测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应结合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制定一套完善灵活的评估方法以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在评价中合理使用更专业、系统的统计方法等来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学习的PBL教学法有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而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中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摸索过程,这就需要中医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勇于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萍,臧伟进.西方现代教学理念与策略之剖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22-24.

[2] 周,王庆其,邹纯朴,等.研究生《内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2):4-5.

[3] 王乐平,李波,徐永和,等.PBL教学法在中医温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教育,2003,22(7):42-43.

[4] 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4,23(5):43-45.

[5] 王岩,梁学林,陈莹.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初步尝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4):163.

第9篇

关键词:中医药浴;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

寻常型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外观不雅、难以治愈等特点,是一种以表皮增殖和炎症为特征、无传染性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1]。当前,针对寻常型银屑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大多数治疗方法只能治标,不能彻底根治,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谡庖磺榭觯敬窝芯刻匮∪∥以浩し艨朴?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旨在帮助其他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现就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6岁,年龄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44.36±2.21)岁,患者的病程在半年至20年不等,平均病程(10.36±1.07)年,排除了近三个月内使用过阿维A胶囊、孕期或哺乳期、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损坏等重大疾病患者?;颊叻殖啥哉兆楹凸鄄熳?,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10mg阿维A胶囊,每天2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浴外治疗法进行治疗,将土茯苓、生地黄、败酱草、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药物加入到3000ml的清水当中,煎煮20min,然后冷却至30℃左右,洗浴全身,每两天进行一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具体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根据Global PASI总积分下降情况评价疗效:治愈,Global PASI总积分下降在75%以上,红斑、丘疹等症状消失;有效,Global PASI总积分下降在50%以上,红斑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患者各临床症状变化不够明显,Global PASI总积分下降不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

2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的缓解,其中观察组总有效人数47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人数39例,总有效率为78%,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例)%]

注:P

3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常伴有瘙痒、红斑、脱屑等症状,中医学对中医药浴治疗皮肤病早有记载,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明确记载了药浴处方、主治疾病及其具体操作方法[2]。寻常型银屑病属于中医“ 白H?”、“松皮癣”的范畴,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同一的标准,但中医认为,本病是因“热毒蕴伏营血”或 “血虚肌肤失养”所致。而中医药浴疗法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作为指导,用中药煎汤洗浴患者的局部或全身,使药物透过皮肤、孔窍、俞穴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的作用。将土茯苓、生地黄、败酱草、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药物通过一定的配伍后,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行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等,患者通过药浴,能够加快皮肤对药物的吸收,迅速提高皮肤的温度,是人体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氧的供给,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所以,患者通过中医药浴之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通过联合中医药浴疗法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治疗,针对两组中病情未得到有效改善的患者,随后通过联合中医药浴疗法继续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开始得到改善。综上所述,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针对寻常型银屑患者的治疗,在内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浴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色视频 | 亚洲一区久久 |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 黄色片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www.youjizz.com日本|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久久99久久99| 东方成人av| 91日韩欧美| 午夜理伦三级理论 | 四虎影院免费观看 | 日韩在线毛片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黄色 | 鲁鲁鲁鲁鲁鲁鲁777777 | 在线视频日本 | 看真人一级毛片 | 国产激情久久久 | 国产黄色在线 | 手机av在线 | 久久依人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日韩欧美小视频 | 国产91清纯白嫩初高中在线观看 | 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黄色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www.日日日 | 成人日韩在线 |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呻吟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五月天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 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 日日操天天操 | 亚洲成人av| 超碰在线看 | 欧美精品乱码99久久蜜桃 |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 久久久久久黄色 | 四虎免费视频 | 久操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看av网址 | 狠狠干2021 | 成人女同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影院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福利片国产 | 久久香蕉精品 | av日韩在线播放 | 高清一级片 | 国产一级特黄 | 国产一级片视频 | 91女人18毛片水多国产 | www.久久久 | 在线看黄色片 | 成人做爰免费视频免费看 | 91狠狠干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专业操老外 | 日韩在线免费播放 |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丁香在线视频 | 狠狠操综合 | 久久久夜色精品亚洲 | 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黄色在线免费看 | 国产精品视频99 | 精品国产一二三 | 色爱综合区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人天堂| 在线免费观看av片 | av噜噜噜 | 日本少妇中文字幕 | 亚洲男人天堂av | 黄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视频导航 | jlzzzjlzzz国产免费观看 | 伦一理一级一a一片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成人片在线看 | 午夜av网站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极品国产极品 | 久久精品av | 欧美精品久| xxx免费视频 | 免费视频毛片 |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三级在线看 | www.超碰在线| 久久一二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蜜桃成人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 日韩香蕉视频 |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 4438xxx| 精品视频久久 | 欧美午夜精品 |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e本道 | 网站毛片 |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一区不卡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三级黄色片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 | 国产美女啪啪 | 欧美一级片免费看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 三年中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中国 | 91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v免费在线 | 四虎黄色片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片www | 亚洲精品xxx| 亚洲黄色在线 | 日韩欧美不卡 | 欧美在线亚洲 | 97超碰免费 |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六月丁香综合 | 天天色影院 | 日韩国产一区 | 日本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男人天堂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黄色片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 免费观看a级片 |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私黄 | 国产精品自拍小视频 | 五月色综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免费国产视频 | 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不卡 | 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 | 一级黄色av |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 最近日本中文字幕 | 黄色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一区视频在线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日本熟妇毛耸耸xxxxxx | 久久久亚洲一区 | 成人一级黄色片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 | a级片在线| 日韩欧美专区 | 亚洲免费a | 久久不射网 | 精品国产成人 | 香蕉网在线|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 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蜜桃综合网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 福利在线看 | 成人在线小视频 | 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1级片 | 欧美黄色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 少妇综合|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性生活 | 久久久综合视频 | 黄色1级视频| 欧美激情五月 |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完全免费av | 日日夜夜综合网 | 欧美91|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影院 | 超碰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91看片在线 | 日韩av资源| 懂色av一区二区夜夜嗨 | 国产一级免费 | 玉足女爽爽91|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综合 | 亚洲综合激情网 | 亚洲综合三区 | 三级网站在线 | 九九热精品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福利影院 | av天天操| 日韩网站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乳巨码无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 | 婷婷视频在线 | 18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极品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在线观看黄色网 | 在线色网站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久 | 在线精品一区 | av片在线看 | 特黄aaaaaaaaa真人毛片 | 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 亚洲视频二区 | 日韩免费高清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 97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 欧美九九九 |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 精品黄色 |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 成人免费视频视频 | 国产高清av | 久草福利资源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午夜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 欧洲精品一区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aaa亚洲 | av免费网 |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 免费av大片 | 日韩毛片免费看 | 黄色大片网站 | 免费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欧美精品福利 | 男女啪啪免费 | 精品视频免费 | 91成人精品| 色婷婷综合在线 |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 色综合欧美 |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 | 91成年人 | 在线看片a| 欧美影院一区 | 超碰com|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毛片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二区 | 久久久高清 |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 | 波多野吉衣一二三区乱码 | 中文av网站 | 亚洲国产天堂 |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suv一区二区 | 毛片av在线 | 午夜免费时刻 |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片视频在线观看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 | 成人在线国产 |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 黄色一级视频 | 成人免费视频视频 | 对白刺激国产子与伦 |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99| 四虎影| 久久久在线 |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 99久久久精品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网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免费成人深夜夜国外 | 国产在线网站 | 国产专区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av网站 | 午夜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福利影院 | 欧美成人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韩国免费理论片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avwww潮水 | 一级免费片 |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 成人黄色在线 | 日本精品网站 |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 | 又色又爽又黄gif动态图 |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 一区二区免费 | 成人免费看片' | 亚洲a在线观看 | 婷婷精品 | 久久精品观看 | av片在线看 |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 免费黄色一级 |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 欧美综合激情 | 黄色网址在线免费观看 | 黄色小视频免费看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国产91av在线 | 国产又粗又猛 | 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 | 天天射av|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 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 黄色录像免费观看 | 日韩精品三级 | 日韩av手机在线 | 国产免费a | 夜夜嗷 | 热久久免费视频 | 不卡中文字幕 | 激情网站在线观看 | 99婷婷 |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 青青草91 | 黄色网址 |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午夜影院在线观看 | 日本丰满肉感bbwbbwbbw | 日韩99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 | 麻豆av在线免费观看 | 天天干b|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 | 欧美综合网| 高清乱码男女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 亚洲男人天堂 | 激情五月综合色婷婷一区二区 | 一二三区视频 | 黄色片视频 | 激情综合久久 | 大乳女喂男人吃奶 | 日韩欧美综合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88av | 免费观看a级片 | 久久毛片视频 | 亚洲色吧|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国内视频 | 欧美激情第二页 | 蜜臀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99这里只有精品 | www久久久久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黄色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www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在线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 | 免费国产黄色 |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丁香 | 日韩久久网 | 国产一区福利 | 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 | 中国黄色1级片 | 国产专区在线播放 | 黄色亚洲 | 国产精品伦| 国产乡下妇女做爰视频 | 黄色网在线 | 男人操女人的网站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黄色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 美日韩在线 |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 www.成人 | 一级特黄色片 | 国产一级在线 | 亚洲一级黄色 |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 免费午夜视频 |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 |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 狠狠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黄色一级片免费 |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日韩伦理视频 | 日日操视频 | 香蕉视频免费 | 三年中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中国 |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 91在线精品秘密一区二区 | 日韩黄网 | 特级丰满少妇一级aaaa爱毛片 | 久草综合网 | 欧美日皮视频 | 成人动漫在线看 | 青青伊人网|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 久久99视频 | 日日干夜夜骑 |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日夜夜 | 色婷婷在线视频 | 一级黄色小视频 | 国产性猛交╳xxx乱大交 | 91伊人网| 1级黄色大片 | 深夜福利网址 | 欧美一区二 | 欧美亚洲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黄色大片 | 69免费视频 | 国产在线二区 | 韩日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 在线日韩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 青青艹在线视频 | 国产裸体永久免费视频网站 | 99一区二区 | 九九在线免费视频 | 久久伊人影院 | 久久久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98 | 国产美女免费 | 91av免费观看 | 国产又粗又猛视频免费 | 99久热| 在线日韩 | 欧美韩日|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 日韩午夜精品 | 久久久精品一区 | 蜜乳av懂色av粉嫩av | 亚洲国产成人av | h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福利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 aaa一级片| 99精品热 | 97av在线| av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 青青草视频污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久久91视频 | 黑人巨大猛烈捣出白浆 | av在线免费网站 | 色综合激情 | 奇米av| 毛片中文字幕 | 欧美精品成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97 | 亚洲成人黄色 | 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高清 | 成人激情综合 | 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a在线视频 | 亚洲成人天堂 |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99精品网|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伦理一区 | 福利色导航 | 欧美三级 欧美一级 |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国产寡妇亲子伦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福利视频二区 | 国产寡妇亲子伦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福利在线视频 | 伊人网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酒店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能看的av网站 | 亚洲午夜久久 | 夜夜肉她怀孕h周君彦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 超碰在线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 天美传媒在线观看 |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 天天爱天天操 | 国产免费一级 | 色在线播放| 91精品久久久久久粉嫩 | 长河落日 |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 一级真人毛片 | 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白白色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狠狠干免费视频 | 免费久久久 | 久久久久一区 | 成人免费毛片嘿嘿连载视频 | 亚洲天堂免费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人xxxx| 午夜精品在线 | 夜夜操夜夜操 | 久久久精品在线 | 国产综合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 欧美视频三区 | 亚洲欧洲综合 | 天天综合影院 | 99视频网站 | 久热久| 欧美黄色网 | 又黄又爽又色视频 | 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五月天 |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 国产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介绍 | 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 | 久久精品2| www.com国产| 91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死神来了4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 | 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淫片免费视频黄 | 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日韩色在线 | 免费在线成人 | 第一福利丝瓜av导航 | 国产在线一 | 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国产中文一区 | 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 一本久久道 | 91亚洲成人| 日本黄色免费网站 | 欧美视频久久 | 黄色一级片黄色一级片 | 成人亚洲视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 欧美性一区二区 | 天天干夜夜 | 久久不卡视频 |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国产精品一区av |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 黄色天堂 | 欧美综合激情 | 国产天堂网 | 久久久久蜜桃 | 伊人网址 | 亚洲播放 | 国产午夜影院 |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 | 日本视频免费观看 | 午夜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