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22:54: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暑期社会实践申报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墨城社区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作为践行“三个代表”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领导。具体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列入社区各项年终考核内容之中。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体制,形成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机制。三是宣传发动到位。主要采取会议、悬挂横幅、宣传栏、社区短信发送平台、印发宣传材料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工作要求,并积极向鳌江网、鳌江报等媒介推荐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好例子,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整合远教资源,加强理论学习,重视道德教育。
墨城社区以创建“远教精品示范点”为契机,整合社区内各方资源,让社区内更多村民因远教受益。为了加快幸福社区建设,社区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作为远教会议室,并重点抓好学用结合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内海城村、cs野战基地及大坪早香茶基地资源,多多开展村干部素质远教培训、茶叶种植培训、海产品养殖业培训等培训工程。今年是十召开之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社区突出红色教育学习,每季度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到社区会议室观看学习中央会议精神;在七一、十时,组织并要求全社区村站点观看现场直播;日常工作中坚持将“三心四德”工程建设融合到家庭、学校、社会中,做到三个结合,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参与“三心四德”建设的积极性。一是“三心四德” 工程建设同家庭教育相结合,今年组织了社区“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让“三心四德”渗透到每个家庭中;二是“三心四德”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今年暑假社区组织和协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义务支教队伍结合学生实际和身心特点在鳌江第六中小学开展《子弟规》、《感恩的心》等课程进行“三心四德”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三是“三心四德”工程建设与社区活动相结合,今年端午节和镇妇联共同举办了“与粽飘香、爱心传递” 墨城敬老院巾帼慰问活动,关心、关爱老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文化。
三、扎实工作,宣传到位,服务全局。
墨城社区紧紧围绕中心,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宣传工作,有效推进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建设文体服务中心,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目前,文体服务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内设有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等配套设施,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了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精彩的比赛,积极调动了村民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兴趣,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2、打造和利用宣传工作载体,多渠道推进党务政务公开。3月份至今通过墨城社区官方微博本社区各类信息72条;鳌江网上传社区基层动态112条;“相约墨城 励志起航”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来墨城暑期社会实践期间追踪系列报道12篇;短信群发平台党务、计生、新农合、文明创建、防灾抗台、青山白化、禁毒等各类信息3500余条;以最简捷、最有效地方式推进党务政务公开。
申报的通知
为确保2021年全市“爱心暑托班”圆满有序举办,团市委、市希望办拟根据各地“事实孤儿”人数,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为县(市、区)配套活动经费,各县(市、区)以项目化形式进行申报实施,具体方案如下:
一、申报主体
各县(市、区)团委、乡镇团委、社会组织(在民政登记注册,且有相应组织资质和经验的)、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可单一申报,也可联合申报。
二、服务对象
以全市759名“梦想改造+”关爱对象为主的困境青少年。
三、实施时间
2021年7月——8月,活动时间可根据天气、青少年意愿等方面综合统筹,在暑期期间开展完即可。
四、服务内容
根据“事实孤儿”的特点,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安全自护、红色寻访、心理辅导等内容,统筹做好室内学习、户外拓展、本地研学、家庭回访四方面的协调安排。
五、实施步骤
1、项目征集(7月15日—7月20日)。由团市委统一项目征集公告,各县(市、区)团委明确项目联系人,负责对接联系承接单位;
2、项目申报(7月21日—7月22日)。项目申报单位填写项目申报表及申报书,明确项目实施内容、步骤、时间、责任人及安全保障措施,将申报材料及安全责任书一并提交团县委,由各县(市、区)团委负责本地所有项目的初审,于7月22日前将审核后的材料报送至市希望办;
3、项目评审(7月23日—7月26日)。由团市委书记室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评审组,对各地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确定;
3、项目实施(7月27日—9月10日)。各承办单位依照计划开展暑托班教学工作,县(市、区)团委配合做好人员组织和场地协调工作,并有效结合联青服务站、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工作;
4、项目结项(9月10日—9月30日)?;疃崾?,承办单位及时报送活动总结及相关佐证材料,团市委根据活动实际覆盖“事实孤儿”人数拨付资金,并根据成效做好评选表彰工作。
六、有关要求
1、公益性。坚持非营利性和社会效益性,切实解决“事实孤儿”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迫切需求,活动期间不得收取服务对象任何费用。2、操作性。符合政府相关政策导向,计划清晰、可操作,预算合理。3、规范性。各项制度健全、档案资料齐备、财务核算严格、运作规范有序。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盐城市:谢 芳 18305268721 0515-88192210
响水县:刘淼尹 13222206167 3530802349@qq.com
韩 旭 15651790120 1434954477@qq.com
滨海县:曹 腾 18921849681 binhaigqt@163.com
阜宁县:李咏絮 18262425638 liyongxu2021@163.com
射阳县:鲍 宁 15366486666 ycsytxw@126.com
建湖县:陈雯菁 13912575969 jhxgqt@163.com
东台市:罗艳澄 15061688780 jsdtyouth@163.com
大丰区:张源倍 18361460930 2284976947@qq.com
亭湖区:陈祥之 18361119661 thgqtgz@126.com
盐都区:徐海洋 15851136452 jsycydtqw@126.com
开发区:宋娜拉 15005109997 291332437@qq.com
盐南高新区:杨雅涵 17314980696 yannantw@163.com
附件:
1.2021年XX县“爱心暑托班”项目申报表
2.盐城市“爱心暑托班”项目申报书
盐城团市委
2021年7月15日
附件1
XX县2021年“爱心暑托班”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名称
办班地点
工作目标
(200字以内)
师资组成
(人数、来源及方式)
服务区域及人数
课程内容
实施计划
(详细计划可另附页)
活动预算
(详细预算可另附页)
附件2
盐城市“爱心暑托班”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盐城团市委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服务范围
“事实孤儿”群体
申请金额(万元)
项目周期
2021年7月—2021年8月
本项目是否为成功实施过、成熟的公益项目(若选择“是”,请填写第四项项目执行经验)
是否
项
目
申
报
单
位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户名
开户账号
开户行
登记机关及登记证号
社会组织评估等级
5A 4A 3A 2A 1A
项目受益人
项目受益人数
项目实施区域
姓 名
在该社会组织职务
办公电话
手 机
邮 箱
项目负责人
项目联系人
项目预算金额
自筹资金
序号
类 别
详 情
一
项目活动费用
用途
单价
单位
数量
数量说明
总额(元)
备注
1.1
1.2
1.3
**
一
活动费用小计
二
管理费(≤5%)
三
税金
四
预算总额
备注:1、涉及到人员费用需要注明人员的工作量和具体事项,专家和社工等专业人员请在备注栏注明其专业资质;2、对于不用交营业税的项目,可以把税金一栏金额计算为0;3、项目经费不得用于购买固定资产。
项目概述(项目内容、预期效果,200字左右)
二、申报单位详细信息
单位基本情况(200字左右)
登记时间、地点、业务范围、主要资金来源、机构愿景与使命等:
单位负责人信息
姓 名
职 务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执行
过的
同类
项目
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资金总额
(万元)
三、项目详细信息
需求分析
(200字左右)
说明项目针对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及问题存在的广泛性和需求的迫切性;对照现行政策对此的努力和进展、社会组织(或本项目)可以介入的途径或方式等。
受益群体描述(200字左右)
要求清晰界定本项目服务的人群,并提供其数量、基本特征、具体需求或问题状况等信息。
项目方案
项目实施后期望取得的具体成果,要求清晰、明确、可实现、可衡量。(100字以内)
项目目标
具体目标1
具体目标2
具体目标3
具体目标…
衡量项目具体目标达成的评估指标(从哪些方面考察项目目标得以实现?主要为可量化的、具体的指标)
对应具体目标的评估指标/关键词
实施后预计该指标达到的水平(可量化的、具体的)
信息/ 资料来源 (什么样的信息或资料能证明该指标得以实现?出处)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
项目实施计划(为满足需求,实现项目目标,计划开展的活动和服务)
对应目标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形式
参与人数
活动地点
备注
具
体
目
标
1
活动1
活动2
活动…
具
体
目
标
2
活动1
活动2
活动…
其
他
活
动
…
活动1
活动2
活动…
项目创新性
分析本项目与同类项目的区别及独特性。
风险分析及应对预案
分析项目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如何应对。
项目可持续性
分析本项目在资助期结束后持续运作的可能性。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姓名及职务
学历及专业
社会工作
职业资格
在项目中的角色分工
联系电话
……
四、项目执行经验
本项目的执行概况、社会效益
(300字左右)
包括项目主要内容、实施地域、受益对象、开展的服务活动及产生的社会效应等。
宣传报道情况
(空间不够可另附页)
标 题
媒体名称
日 期
……
五、项目审批意见
申报单位
我单位保证项目申报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已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确保项目如期完成;确认申报书中所列配套资金数额真实有效,来源合法可靠,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将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接受项目监管、审计和评估,并承担相应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初审意见
团县(市、区)委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团市委意见:
现予以批准,扶持公益服务创投扶持资金万元。
不予批准。
(盖章)
年 月 日
项目资金使用注意事项:
1.项目资金应当用于受益对象和社会服务活动,以受益对象和公益服务活动为基础编列预算,例如,社工服务,应列出服务人数,每人金额。预算的金额和标准应符合实际,并接受社会监督。
2.项目活动确需召开会议或培训的,应当在项目申报书中列出会议(培训)天数、人数。除发票和付款记录外,项目执行单位应当保留会议(培训)通知、会议议程(培训日程)、会议(培训)材料(电子版)、现场照片或音像资料、相关合同(场地使用、印刷资料、购买用品等)、与会(培训)人员名单及签到簿(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通讯地址)、会议(培训)场所消费的原始记录等相关资料。
3.项目资金可列支项目执行中必须发生的、支付给在本组织无工资性收入的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应按实际工作时间及项目执行地的物价水平据实发放。项目执行单位应当保留劳务费支付表,劳务费支付表应列明领取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工作时间、劳务费金额、领取人员签字等内容。
4.项目资金不得开支项目执行单位非项目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专家费、劳务费等工资性支出和福利性支出,不得发生与项目无关的捐赠、赞助支出。
5.项目执行单位不得在项目资金中列支固定资产购置费用。
6.项目资金中管理费不得超过5%。
关键词:农学专业;方案改革;分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89-02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1959年,经过56年的发展,农学专业已成为石河子大学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不吻合、实践教学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不足等问题。2014年,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申报了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并于同年9月获批。围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总体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制定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目前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三方面内容: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很难满足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的要求,缺乏灵活性的培养。此外,通识课程体系占了相当学分,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因而,借助选修课的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由于师资及教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学生主观自愿想学习的课程选不上,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的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性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在内容和时间上也表现出弱化现象,由于实践实习经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不足及缺乏对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导致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不充实,过程简化,教学效果不佳。农学专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学生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的培训和训练,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就更没办法实现卓越农艺师的培养。
二、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原则
一是坚持教育的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按照大学生成才的普遍规律安排全班授课,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定位和发展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二是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
三是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课外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四是坚持阶段性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既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养,同时又要坚持四年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始终,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培养。
(二)施方案
1.建立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3+1+2”“3+1+3”创新人才和“3+1”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制定了“两阶段―三平台―??榛笨纬烫逑?。其中“两阶段”是指学科通识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三平台”是指专业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榛笔侵刚攵匀霾煌钠教ㄉ柚媚?榭纬蹋凑兆酆喜馄?、英语成绩、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进行分类培养。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三种培养模式均做到了:(1)打通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增加认知实践课,适当前移专业基础课程,达到拓宽口径、了解专业、稳定专业思想,明确目标的目的;(2)缩减学时,按照“小型化”“综合化”和“精简理论、强化实践”的原则,重点解决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传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重复过多、划分过细以及内容陈旧等弊端;(3)按照创新与创业两类方向设置选修课程,增加选修课门数,取消限选课,规定选修学分,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保证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合理性;(4)实践强化,通过增加实践学分和实习时数,独立设置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实施小学期制,建设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小学期是指在二年级第四学期、三年级第五、第六学期18―19教学周设置三期小学期,分别开设作物生理学研究法、作物栽培学研究法、作物育种学研究法和耕作学研究法。
根据实践教学“系统性、整体性、循序性、全程性、平衡性”的特点,以培养“专业认知”+“专业实践”+“创新素质”+“创业精神”过程为主体框架,构建了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研究室―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建立了农学专业“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学科研究室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大型企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业能力。同时,从组织、标准、制度和反馈四方面全程监控实践教学效果,建立实践教学监控评价标准,规范专业实践教学,做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璺植愦?、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课程,从新生研讨、专题研讨到专题创新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课外研学项目、各类竞赛、创新训练项目、创新作品展等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实践途径;依托专业教学实验室、学科实验室以及“双创”实训基地,学生接受指南颁布、选题申报、开题报告、中期交流、结题验收、科技论坛、成果申报等系统科研程序训练,形成从基础到前沿、从基本操作到探索未知的递进式实践育人过程,大力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构建“三跨交叉”的创业课程教学系统,即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经济管理知识普及教育??琛熬霉芾砘 笨纬?、“电子商务”课程,组织校外创业实践活动,发动校内专职教师、学生社团、企业兼职导师、社会产业力量,构建创业训练、创业竞赛、项目孵化“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创业教学团队,一、二年级开设创业课程,二、三年级申报创业项目,三、四年级参加创业大赛,在项目训练和培育的基础上支持和提供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创业竞赛的机会,锻炼创业实践能力。
4.卓越农林人才课外培养计划。一年级专业启蒙教育包括校友归来谈选择(专业最初的选择和最终的坚持),了解农学院文化长廊、走进专业学霸的世界――学术之星的成长之路,“我的专业我做主”系列大赛(校园绿色知识认知大赛等),学术讲座。二年级专业认知教育包括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宽专业视野,加强专业认知度),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深对现代农业今天和未来的了解),我眼中的现代化农业(国外归来话感受),“如何构思如何写”(应用文写作技巧,掌握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申报材料的写作技巧),实践归来话感受(专业体验: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写作,学术讲座。三年级专业实践教育包括专业技能大赛(昆虫标本制作和手绘大赛、作物形态特征手绘和作物管理技能大赛),教学和生产实习归来话感受,训练撰写研究综述,学术讲座。四年级专业职场教育包括职场新手上路的那些事,公司领导看员工――我眼中的职场优秀,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教会职场新手如何待人接物、行政管理、销售管理、技术服务。将学科讲座与交流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全方位推进专业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三、特色
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将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细化到培养的各个环节,制定培B目标实现矩阵,实现培养目标的可描述,可区分,可测量,可评价;二是邀请教学名师、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企业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新开了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类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能力;三是基于创新型与创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核心+方向???学科前沿”课程体系;四是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比例基本达到30%,通过开设专业系列研究法课程进行小学期创新训练,建立了“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三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和“生产体验―知识反馈―技能训练―创新设计”全程阶梯递进实习教学体系;五是进行创新创业培养的二、三、四年级学生邀请不同类型的校外和校内导师,开设教授、专家讲坛,开阔学生视野,设置课外学分,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学生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参加比赛、等获取课外学分,达到创新创业培养的终极目标。
Excellence in Agronomy in Local Agricultural Colleges of Agriculture,Forestry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of Reform
JIANG Gui-ying,LI Lu-hua,LI Zhi-min,Paniguli
(Agricultural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